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四次年会顺利召开
来源: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 | 作者:prod760e3 | 发布时间: 2025-10-21 | 34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全面提升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水平,加速妇产康复领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并推动临床实践从“单一技术应用”向“整合化、规范化体系”全面升级,2025年10月19日,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在济南成功召开第二届四次年会,同期举办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

       本次会议以“关注妇产整体康复技术临床诊疗规范化”为核心主题,特邀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等多位国内权威专家,就“女性盆底疾病三级预防、产后康复、疼痛管理、尿动力学、内脏松解术及中医适宜技术”等前沿与实用课题,开展系统化授课与实操演示。

       作为我省妇产康复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会议同步设立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培训班及省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旨在强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在盆底疾病诊疗与产后康复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助力我省妇产整体康复事业实现规范化、系统化、高质量发展。来自全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与综合医疗机构的160余名专业人员参与本次会议。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北院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长李燕、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秘书处闫炜,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侯晓等出席会议。



       开幕式由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盆底诊治与产后康复科主任侯晓主持。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北院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院长李燕发表讲话。李燕院长指出妇女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特别是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与产后康复,已成为妇幼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作为全国首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防治项目示范省,已经形成了“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管理”一体化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群众口碑。李院长呼吁全体同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营造"主动健康"的社会氛围,推动健康管理实现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根本转变,从源头上筑牢全民健康根基,共同谱写我省妇产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学术会议内容丰富,邀请多位国内妇产整体康复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卢丹教授,进行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的三级预防》专题授课,认为提高认知、主动参与、科学管理是每一位女性守护自己盆底健康的关键要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赵玉荣教授,分享了《产后便秘多维治疗模式的临床思路》,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评估、生活方式的调整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讲解。



       山东省立医院田永杰教授,带来ERAS模式下妇科盆底重建术围术期管理。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郎芳芳主任,将绝经管理的理念引入老年盆底康复,分享了绝经相关人群雌激素环境重建对盆底物理治疗疗效的影响及应用策略。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李璐主任,从女性盆底解剖与功能入手,讲解了围产期盆底损伤机制和围产期盆底功能保护措施。



       伍阳女性整体康复中心、李太良产后康复工作室创始人李太良现场演示了整合十步手法调整产后胸-腹-盆三腔对位张力实操。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梁金玉,从盆底动态评估入手,分享了多学科联合康复治疗的方案。



       北京协和医院孙智晶教授带来了《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孙教授通过正常排尿的神经调控引入尿失禁在储尿期、排尿期的评估指标,同时详细的讲解了压力性尿失禁合并OAB/UUI、POP、排尿功能障碍等疾病进行精准的术前评估及术式选择。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杨洁主任,带来《产后骨盆带疼痛的综合管理》,详细讲解了骨盆带疼痛的评估、病因、影响和治疗原则。



       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高珊主任,从人体生物力学入手,讲解了女性出现体态异常的底层逻辑,分享了运动康复在疼痛和体态管理中的应用。

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