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高级助产技术提升和服务质量促进培训班顺利召开
来源: | 作者:prod760e3 | 发布时间: 2025-06-17 | 333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6月13-14日,由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主办,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妇女儿童医院)承办,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协办的“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二次年会暨高级助产技术提升和服务质量促进培训班”在潍坊顺利召开。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秘书处许观照主持会议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静致辞:本次年会创新性设置“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与“中医适宜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两大会前工作坊,以“理论+实操”模式获得参会代表高度认可。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助产学科前沿进展、临床实践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期望通过为期两天的会议,与会人员能够提升专业技能、拓宽职业视野,共同推动山东省助产事业高质量发展。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郭永讲话:希望大家携手助力助产专委会发挥三大核心作用:一是搭建平台,凝聚共识。搭建学术经验转移平台,推动助产专业规范发展,提高生产业务水平,为广大孕产妇提供更加有力的健康保障。二是创新驱动,科研赋能。针对临床难点,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助产专业中的应用。三是服务基层,普惠民生。通过技术下沉、培训推广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更多孕产妇享受到科学规范的健康服务。

       开幕式结束后进行学术会议,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围绕助产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临床实践创新等方面进行专题授课: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护理教研室主任徐鑫芬讲授了《重塑生命起点:分娩环境革新与理念升维的协同赋能》。她指出分娩环境的革新为产妇打造更舒适、安全且人性化的空间,理念的升维让助产士以更科学、人文的态度服务产妇。助产士应在双重赋能下精进专业,以温暖守护助力新生命诞生,为母婴健康提供核心支撑。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产科副主任李磊,以《肩难产处理措施的评价》为题,系统阐述了肩难产的规范化处理策略。他指出,解决肩难产的基本原则是将坎顿的肩部旋转至骨盆较宽的斜径上,并对各类操作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科学评估。助产人员应当建立阶梯式处理思维,熟练掌握各类操作技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优处理方案。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崔红霞,以《探索助产管理的纵深发展的能力》为题,从管理之道、助产人员的管理与培养、专科护理门诊的发展、助产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助产士的核心价值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讲述了生育友好视角下助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首席专家左常婷,以《聚焦质量安全——提升助产士早期识别产后出血》为题,系统阐述了产后出血的全程管理策略。重点介绍了基于风险评估的早期预警系统构建、产前预防措施优化以及产后出血的规范化处理流程,为提升助产士早期识别和处置能力提供了科学指导,对降低产后出血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郭永,以《新时期产科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的思考》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产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指出可以通过优化产科服务、产科医生角色的多元化、推动产科服务国际标准化来应对挑战。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护理部党总支书记、护理部副主任刘军,线上授课《筑牢安全防线——阴道分娩并发症管理与分娩质量升级实践》。立足国际前沿视角,系统阐述了产后出血和阴道分娩并发症的管理策略。



       河北邯郸中心医院产房助产主任护师陈改婷,以《看见激素,洞察分娩——做分娩导乐,你准备好了吗?》为题,深入探讨了分娩过程中激素变化对产程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监测激素水平变化来优化分娩导乐服务,强调导乐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激素知识储备和敏锐的观察力,为产妇提供真正科学化、精准化的陪伴支持。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护士长、新生儿科护士长张学花,以《无缝衔接守护新生——产房与新生儿科协作体系的优化与实践》为题,讲述了产儿联动院内转运模式的实施背景、转运团队的标准化建设,并分享了通过优化交接流程、建立预警机制、开展多学科演练等创新实践所取得的成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产房主任滕平,以《分娩全周期管理创新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现代产科管理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成果。立足全球产科管理趋势与指南,从产前管理创新、产时精准管理、产后系统管理、质量提升体系等方面,讲述了科学化、标准化、个性化的新型分娩管理模式。



       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助产专委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院护理部主任王静,以《聚焦危重症产妇:从识别预警到高效救治的能力提升路径》为题,系统阐述了危重症产妇救治能力的提升策略。重点介绍了四大关键举措:建立标准化早期预警评分体系实现风险精准识别,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优化救治流程,制定标准化救治方案确保处置规范化,以及引入床旁CRRT等先进技术提升救治水平。通过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系列措施显著增强了助产团队对危重症产妇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精准处置水平。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护士长助理曹晏荧,分享了《瘢痕子宫转顺产的案例》。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家庭式一体化产房护士长聂加花,分享了《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一例产后出血案例分享与反思》。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李艳,分享了《子宫内翻病例中RRT的多学科协作实践》。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滨河院区产房副主任刘建慧,分享了《一例顺产子宫破裂的案例》。



       主任委员王静作会议总结,她首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表示感谢,并高度赞扬了参会人员在会议期间的积极参与和深入交流。她呼吁大家将本次会议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广大孕产妇提供更加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健康服务。同时,也希望各位同仁能够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山东省助产事业的蓬勃发展。

主持人风采



工作坊

       6月13日晚,举办了两场特色鲜明、注重实效的专业工作坊:“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和“中医适宜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为参会代表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体验。

(一)工作坊1: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区护士长、EENC省级师资潘晓华,讲授了《EENC质量持续改进提升助产服务》,系统展示了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NNC)的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质量提升策略,并实践操作了ENNC。


(二)工作坊2:中医适宜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中医治未病专业副主任徐鑫玉,山东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长刘玲芝分别讲授了《耳穴疗法在产科中的应用》、《分娩减痛耳穴贴压》,并实践操作了耳穴疗法、穴位开奶。

       两场培训座无虚席,互动热烈。特别是实操环节,学员们全情投入、反复练习,充分展现了山东助产人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许多同仁表示,这些实用技术将直接提升临床服务质量,让更多母婴受益。

 


组织领导